關於廣東童謠兒歌
早年的廣東童謠和廣東兒歌,流傳於中國華南地區一帶,它的內容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。而且,它不僅是世代相傳的地道歌謠,也更是從前母親教育孩子學習語言、認識常識、陶冶性情、灌輸道德倫理的好工具。
其實,早年的廣東童謠和廣東兒歌,兩者各有所不同。例如廣東童謠大部分是孩子在集體遊戲中衍生的無調順口溜,其內容可分不同主題,有環繞生活的、風俗的、童年玩樂的、逗兒樂的等,而很多口傳歌謠本來都是無調子,如《氹氹轉》;但廣東兒歌主要是由母親向孩子口誦的,不僅可起教化的作用,也可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,當中有《月光光》。事實上,廣東童謠兒歌有相當豐富的文化淵源,然而它一直備受忽略,而且記錄的文獻也少之又少。據「香港兒歌之父」韋然指出在五十年代前,只有招子庸的《粵謳》和一本名為《流傳美洲的廣東歌謠考》可供參考,並且,於五十年代以後的歌謠文獻也頗為欠奉。
不過,現今已有很多灌錄唱片的廣東童謠兒歌推出市面,而且大部分也是五十年代以後的音樂人,根據原來的口傳素材改編加工而成。他們根據順口溜推展改寫新詞、譜上曲調,然後使之成為一首完整的歌曲。例如周聰為電影插曲編寫的《一枝竹仔》,這兒歌也曾經唱得街知巷聞。此外,早於七、八十年代的香港填詞人,他們已開始著意為小朋友撰寫兒歌,而創作人韋然曾在七十年代創作了約三百首的廣東童謠兒歌,當中有《賣懶》、《何家小雞何家猜》、《點蟲蟲》、《搖到外婆穚》等,此外,鄭國江的《小時候》、《小太陽》這些經典兒歌均對於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來說,也是不少老、中、青年人的童年回憶。
當廣東童謠兒歌離開了原始的口傳方式後,人們便以文化工業生產的唱片盒帶傳播。雖然這些樂曲一直不是主流的流行歌,可是,於二十年以來一直有不同公司製作唱片及翻唱。可看見兒歌的需求甚大。然而,從反面看,將原來的版本改寫的過程中不僅可能扭曲原有味道,而且也隱去兒歌可能有的灰暗面。不過,當新一代家長、菲/印傭不懂向孩子口誦兒歌,便導致口傳文化衰落。所以,將廣東童謠兒歌譜成樂曲灌錄唱片出版,可發揮過一定的文化傳承作用。
最後,廣東童謠兒歌的確有豐富的文化價值,但現今的孩子可以從何接收這些歌謠? 據我所知,除學校外,還有一些香港兒童合唱團也不時演唱這類作品。所以,我收集了一些廣東童謠兒歌,並為鋼琴初學生重新編制簡易的樂譜。希望藉此可讓更多學生也能認識這些音樂,還可成為文化傳承的一份子。
* 新鋼琴樂譜將會盡快上傳到我的網站,另外,還有廣東兒歌將會上載到此分享給大家,所以請耐心等待並注意我的網站,感謝您們的支持 !!!
樂譜分享
- (123數字歌》
- (月光光) 廣東民謠
- (三隻小豬)
- (世界真細小)
- (刷牙歌)
- (友誼萬歲)
- (小太陽)
- (小小姑娘)
- (小小的宇宙)
- (我是一個大蘋果)
- (我是個茶壺)
- (有隻雀仔跌落水)
- (氹氹轉)
- (跳飛機)
References:
http://www.waiyinworkshop.com.hk/MusicSky/MusicSky_08.htm